中國的汽車市場,在新能源革命的沖擊下,能否重新洗牌?
在中國無敵的豪華車市場進入寒冬。保險數據顯示,在華的豪華車市場增長從2016年16.3%、2017年16%降到2018年前10個月的10%。從前10個月單月來看,有4個月出現個位數增長,甚至7月出現罕見的負增長。
富豪家的日子也不好過。該是富豪們拼儲備、亮箱子的時刻。電動化是未來汽車的趨勢,也是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
兩年前,還聽信這些世界汽車大佬“不著急”轉向電動車。兩年后,當中國傳統(tǒng)豪華品牌紅旗推出電動版、造車新勢力前途汽車先后推出補貼前售價75萬元以上的純電動豪華車型、特斯拉開始在上海建廠國產時,這些富豪們紛紛亮出早已規(guī)劃好的動輒投資上百億歐元、美元的電動汽車藍圖和計劃。
豪華品牌的經濟實力令人望其項背,世界汽車大鱷的技術、資本實力雄厚,產品、品牌積累厚重,無論是自身的生存發(fā)展還是大佬的行業(yè)責任,都會促使這些豪華品牌把他們積累的和準備投放市場的電動車放到在華合資企業(yè)來生產、銷售。
從最近國內舉辦的國際車展、電子產品秀、進博會上已密集發(fā)布、亮相的未來汽車看,豪華車群英寶馬、奔馳、奧迪第一陣營和捷豹路虎、沃爾沃、凱迪拉克等第二陣營及英菲尼迪等第三陣營都在搶灘中國電動車市場,全面應對中國雄起的新能源汽車革命。
在正在舉辦的廣州車展上,在新能源戰(zhàn)略激進的寶馬宣布BMW i8敞篷跑車即日起開始接受訂單,并將于明年正式上市。這是寶馬集團全新“第一戰(zhàn)略”下電動戰(zhàn)略的重要落地。
作為豪華電動出行領域的引領者,BMW已在中國建立起全面的新能源生態(tài)系統(tǒng),覆蓋研發(fā)、電池解決方案、創(chuàng)新技術、品牌與產品、充電基礎設施、出行服務等方面,其中包括:推出“i”系列電動品牌,發(fā)布iNext實車預告圖,寶馬iX3計劃于2020年推出。
2018年,寶馬新能源車型在中國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前10個月銷量超過1.6萬輛,領先高檔電動汽車市場。寶馬已在150多個城市建成8萬個即時充電樁;超過80家BMW NEV授權經銷商建設專屬充電車位,為車主提供無憂便捷的高檔充電服務。
寶馬計劃到2025年前在全球發(fā)布25款新能源車,其中包括12款為純電動車,并計劃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保持15%-25%占有率。
寶馬的歡樂對手奔馳,在9月5日全球首發(fā)首款電動車EQC、電動車出行品牌EQ之后,又把全新EQA純電動概念車放在廣州車展上首次國內亮相。新車定位于電動兩廂車,采用前置電動機+前輪驅動布局,最大續(xù)航里程可達400公里。其量產版本有望于2020年正式投放市場。
按照奔馳計劃,在2020年前后EQA和EQC都將實現國產,其中EQC將于2019年底在華投產并上市銷售。到2022年將實現整體陣容的電氣化,2022年前推出最多10款電動汽車,預計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占比超過15%。
奧迪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速度顯然比寶馬、奔馳慢點。本次廣州車展上,奧迪祭出即將國產化的量產版純電動車e-tron。e-tron作為奧迪第一款純電動量產的SUV,與奔馳EQC各有千秋,標稱續(xù)航400公里,百公里加速5秒。
據Roadmap品牌電氣化戰(zhàn)略,奧迪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華推出7款新能源車型,驅動形式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將在2025年實現全系列車型電氣化。奧迪計劃在2025年實現年銷售80萬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如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吉普、上海大眾、一汽大眾等合資項目一樣,世界第一輛汽車誕生地和豪華車大本營的德國車企將在華第一個吃下新能源汽車這只新螃蟹。
前不久,大眾、寶馬分別與江淮、華晨、長城簽署新約,發(fā)力新能源汽車市場。與30多前中國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發(fā)展轎車不一樣,以前合作生產的是燃油汽車,未來合作生產的是新能源汽車;以前的銷售區(qū)域都在中國,未來是中國及全球市場;以前引進的是人家成熟的車型,未來可能是雙方或多方新開發(fā)車型。
不管是純電、插電還是燃料電池汽車,寶馬、奔馳、奧迪等世界汽車巨頭在電動車領域一點兒都沒閑著,他們早在數十年前都有技術和產品儲備。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發(fā)生主角的變化,由傳統(tǒng)自主品牌及少數造車新勢力主導轉變?yōu)樽灾髌放?、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共同主導的新格局,豪華品牌及其在華合資品牌顯示出財大氣粗、志在必贏的豪氣。
這給仍處在產品低端的傳統(tǒng)自主品牌和剛剛興起的造車勢力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和生存危機。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否避免重蹈傳統(tǒng)燃油汽車的老路,能否經受市場和競爭的考驗而勝出,將陡增更多不確定性。
來源:百家號——車與輿